抗拉強度(tensile strength),物理學(xué)術(shù)語,是金屬由均勻塑性形變向局部集中塑性變形過渡的臨界值,也是金屬在靜拉伸條件下的*大承載能力??估瓘姸燃幢碚鞑牧?大均勻塑性變形的抗力,拉伸試樣在承受*大拉應(yīng)力之前,變形是均勻一致的,但超出之后,金屬開始出現(xiàn)縮頸現(xiàn)象,即產(chǎn)生集中變形;對于沒有(或很小)均勻塑性變形的脆性材料,它反映了材料的斷裂抗力。符號為Rm(GB/T 228-1987舊國標(biāo)規(guī)定抗拉強度符號為σb),單位為MPa。抗拉強度測試對金屬力學(xué)性能檢測,也可稱為拉伸試驗,拉伸試驗可測定材料的一系列強度指標(biāo)和塑性指標(biāo)。強度通常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產(chǎn)生彈性變形、塑性變形和斷裂的能力。塑性是指金屬材料在載荷作用下產(chǎn)生塑性變形而不致破壞的能力,常用的塑性指標(biāo)是延伸率和斷面收縮率。
GB-T228-2002 金屬材料 室溫拉伸試驗方法
ASTM E8-04 金屬拉伸試驗方法 金屬拉伸強度測試
EN 10002-1:2001 金屬材料的拉伸試驗 常溫試驗方法
JIS Z 2241:1998 金屬材料拉伸試驗方法
ISO 6892:1998 金屬材料 環(huán)境溫度下拉伸試驗
彈性區(qū)(從0到屈服強度YS)
· 較小伸長:對應(yīng)百分比。
· 彈性伸長:如果應(yīng)力停止,樣品就會恢復(fù)到初始長度。
· 屈服強度:當(dāng)永久伸長值達到0.2%。
· 屈服強度=屈服時的力(N)/拉伸試樣的原始面積(mm2)或相同的MPA值。
· 縱向模量:作用力與伸長長度之比(取決于金屬)。
· 橫向模量:伸長與界面收縮之比(應(yīng)用于所有金屬~ 0.3)。
塑性區(qū)(從抗拉強度UTS到屈服強度YS)
· 較大伸長:一般金屬為百分之幾,可高達百分之五十至六十。
· 無彈性伸長:如果應(yīng)力停止,試樣保持永久應(yīng)變。
· 破斷力:抗拉強度(UTS)記錄。
· 抗拉強度=拉伸試驗斷裂前的*大力(N)/拉伸試樣的原始面積 (mm2) 或相同的MPA值。
· 由于冷作效應(yīng),應(yīng)變會隨著測試不斷增長。
斷裂后
· 需測量整體長度來計算延展率。
· E % = (Lu – L0) / L0 x 100(Lu為*終長度,L0為*初長度)。
楊氏模量-重要參數(shù)
· 彈性模量E:單位N / mm2。
· 屈服強度YS 0.2:單位N / mm2或MPa。
· 橫向模量:泊松系數(shù),總是在0.3左右。
· 破斷力:UTS,單位N / mm2或MPa,除特殊情況。
· 斷裂伸長率E%:延展性能,E<5%是易斷的(脆性)。
· 執(zhí)行標(biāo)準(zhǔn):NF EN 10002和ASTM E8,兩者區(qū)別為不同伸長值的測量差異(L0)。